首页 > 知识产权 > 诈骗借款起诉费用多少

诈骗借款起诉费用多少

发布于:2023-09-23 14:38:30 阅读:302

被多人起诉欠钱不还会怎样

民间借贷还是合同诈骗,此案广州中院怎一年不判
涉嫌诈骗,可能存在虚构事实和理由借钱,明知被限制高消费,无力还钱和有意不还钱进行借贷。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借款为名转移财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等。那么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如何在具体案件中进行判断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行为人的亩模稿主观意图不同: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码简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迅孝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如何判断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借贷式诈骗的犯罪人在归案后,总是会提出其与被害人之间是正常的借贷关系,甚至提供借条等证据予以印证,给判断此类案件的性质造成困难。主观意图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一种意识形态,无法直接从思维中剥离出来加以认证。往往只能依靠行为人的自我叙述,但真实性值得怀疑,更多的是要结合其具体行为表现一类进行判断,因为“行为是基于人的意识而实施的,或者说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不能仅仅听信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而是要根据被告人的客观行为以及其他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行为人在犯罪中的行为表现往往更能表现出其主观意图。
在判断行为人是否是有非法占有意图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际用途:
在正常的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会告知债权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让债权人知晓借出资金的用途和风险,从而做出决定。而在诈骗案中,犯罪人通常会编造一些虚假的借款用途,如投资、工程建设等正当而且有丰厚利润的项目,使被害人产生其借出资金安全并能及时收回的错误认识。而实际上,犯罪人在获得借款后会将钱用于一些高危或者无法收回资金的活动,如用于赌博、供自己挥霍等,从而导致被害人的资金无法收回。行为人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会反映出其借款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借款时的理由与实际使用的异同,也可以反映出行为人在借款时是否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象的客观行为,是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的重要依据。
(二)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
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是判断其是否准备归还借款的重要因素,行为人财务状况结合其对借款的用途,能够准确把握行为人的真实心态。在很多诈骗案件中,犯罪人在本人负债累累或者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虚构事实将自已装扮成富人或具有偿还能力,如谎称拥有房屋、土地、豪车等,在骗得借款后大肆挥霍,造成借款无法归还,此类情形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就没有偿还的意图。反之,如果行为人本人具有较好的财产条件,虽然通过虚构理由等手段获得了借款,并用于了赌博等活动造成借款无法按时规还的,但其所拥有的其他财产,如房产、汽车、股票等,能够保证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失的,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具有归还的意图,不应认定为诈骗。
(三)行为人是否有掩饰真实身份或隐匿行踪的行为:
在借贷式诈骗中,犯罪人在犯罪之前会利用假名、假住址或假证件来掩盖真实身份,在得手后便销声匿迹。还有的犯罪人虽使用真实身份,但在骗得借款后或被害人追偿过程中,又通过更换手机号码、变更居住地点等方法来隐匿行踪,这些行为也能够反映出行为人不愿归还借款的主观心态,是判断行为人性质的重要依据。 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过程中,应当结合以上三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综上,借钱不还是有可能成立诈骗罪的,前提是达到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要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后打了借条立不了案

遇到诈骗巨额财产损失,生活陷入困境,信用卡贷款还不上了怎么办
法律分析:说明不构成诈骗罪,属于民事纠纷,只能到法院起诉。胜诉后,对方还是不还款,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将被骗的册亩钱执行回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晌裤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立借款合同州谨森,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qq邮箱收到一份律师涵告我金融贷款诈骗罪是不是真的
借钱跟诈骗是二码事。诈骗是以某种核歼利益为引诱、诱惑他举罩人上当。这才叫诈骗。懂吗?正氏闹借钱是经过你同意,没有强迫。所以不构成诈骗。只是信誉问题。

相关文章

  • 起诉证据材料份数(起诉证据材料交多少份)

    起诉证据材料份数(起诉证据材料交多少份)

    诉讼的材料清单法律分析:起诉材料需要根据当事人的人数确定,一个被告两份,两个被告三份,以此类推。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2023-12-09

  • 不起诉制度的影响

    不起诉制度的影响

    合规不起诉制度法律依据法律解析:我们整理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条款,并加上我们的法律分析,分期推出,以供参考与讨论。问题条款一公司规章制度中规定:新进员工试用期...

    2023-12-08

  • 征收违法起诉(起诉征地行为违法)

    征收违法起诉(起诉征地行为违法)

    是的,《征收与补偿条例》确立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为公共利益需要,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作出房屋征收决定,进行房屋征收,对达不成补偿协议的,可以依法作出...

    2023-12-08

  • 不起诉复议 复核(不起诉复议复核案例)

    不起诉复议 复核(不起诉复议复核案例)

    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条件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

    2023-12-08

  • 不起诉免于处罚(不起诉决定书是不是已经免于刑事处罚了)

    不起诉免于处罚(不起诉决定书是不是已经免于刑事处罚了)

    本文向给大家分享不起诉免于处罚相关知识,同时小编也会对不起诉免于处罚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在不起诉免于处罚方面面临的问题,请收藏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根...

    2023-12-07

  • 真假起诉离婚(离婚诉讼如何举证)

    真假起诉离婚(离婚诉讼如何举证)

    邓超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位演员他经常以“好男人”“模范丈夫”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他跟孙俪因戏生情的爱情故事为大众所津津乐道时。...

    2023-12-07

  • 骂人能起诉么(骂人可以被起诉吗)

    骂人能起诉么(骂人可以被起诉吗)

    别人骂我,我可以告他吗?为什么不能告,因为他成就你忍辱波罗蜜,假设对方犯无量无边的地狱恶业,为了成就你的菩提之路,你感激来不及,何来告呢!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这样...

    2023-12-07

  • 不收学生 起诉(不收学生起诉有用吗)

    不收学生 起诉(不收学生起诉有用吗)

    学生将学校告上法庭你说的这种情况,当然是可以了,但是说如果法院判下来以后,你还可以起诉学校的,也就是说只要是学校有责任,那么你可以去法院起诉他们庆和肢,到时候倒...

    2023-12-07

网站地图

咨询电话
最新更新